百字令 题岚屏师母临帖宋幛子
名闺柔翰,爱临池、也具前贤风格。
纯是人间清淑气,真草皆非凡笔。
双井馀姿,一窗晴旭,古意生斋壁。
绛纱都讲,几回来就传习。
微艺笑我过时,兰亭摹久,累神磨人墨。
如会晦明烟雨意,弱腕应添遒力。
廿载师门,频翻书谱,与母谭钩勒。
追随晨课,小园多种蕉叶。
纯是人间清淑气,真草皆非凡笔。
双井馀姿,一窗晴旭,古意生斋壁。
绛纱都讲,几回来就传习。
微艺笑我过时,兰亭摹久,累神磨人墨。
如会晦明烟雨意,弱腕应添遒力。
廿载师门,频翻书谱,与母谭钩勒。
追随晨课,小园多种蕉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用亲切自然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女性书法家(岚屏师母)的才华和品格。
上阕(前半部分): 1. 开篇直接夸赞这位闺秀的书法作品,说她临摹古人字帖很有风骨。"名闺柔翰"指女性优雅的笔墨,"前贤风格"说她的字有古人神韵。 2. 接着用"清淑气"形容她书法中透出的清雅气质,强调无论是楷书(真)还是草书都非同凡响。 3. 通过"双井馀姿"(可能指某种书法风格)、"晴日照窗"的意象,描绘她书房古意盎然的氛围。 4. 最后两句写学生们(绛纱都讲)常来向她请教书法,侧面表现她的教学热情。
下阕(后半部分): 1. 作者谦虚地说自己书法已经过时,虽然长期临摹《兰亭序》,但总被磨墨这些琐事困扰。 2. 转而赞叹师母能领会书法中"晦明烟雨"的意境,虽然手腕纤细却笔力刚健。 3. 回忆二十年来在师门学艺,常和师母讨论书法技巧("钩勒"指运笔方法)。 4. 结尾温馨:为了练习书法(古人常在芭蕉叶上练字),特意在园中多种芭蕉,既写实又充满诗意。
全词亮点: - 用"清淑气""弱腕遒力"等反差描写,突出女性书法家刚柔并济的特点 - 通过书房、芭蕉园等生活场景,展现艺术与日常的结合 - 作者自谦与赞美的对比,更显师母造诣之高 - 最后"种蕉叶"的细节,把书法练习写得生动有趣
本质上这是一封用诗词写就的"感谢信",既表达对师母的敬重,也记录了书香门第中教学相长的温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