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通守署旁有废石阙暨二石雕辟邪云是明福藩旧物

黄虎来,群猪走,劝王一杯福鹿酒。
不设贼防死贼手,洛都精华为贼有。
君不见福藩爱子出郑妃,生长阿保牵帝衣。
造邸十年田万顷,軿阗琛赆颁慈闱。
一朝贼至城不守,请君入瓮如屠狗。
可惜天家水衡钱,不养军士供盗薮。
吁嗟乎,明季诸王亦可怜,不爱头颅只爱钱。
斩首一级金五十,就中只有周王贤。
啾啾孝陵鬼夜哭,三百馀年明社屋。
昏夜渡江谁所促,伤哉福藩有馀毒,惭愧狮儿秋草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讽刺的笔调,讲述了明朝末年福王朱常洵(福藩)的荒淫误国,最终导致亡国的悲剧故事。

开篇用动物比喻,讽刺福王昏庸 “黄虎来,群猪走”暗指李自成起义军(黄虎)势如破竹,而明朝官员(群猪)却只顾逃命。“福鹿酒”象征福王的奢靡生活,他沉溺享乐,不顾边防,最终被起义军攻破洛阳,珍宝尽失。

揭露福王得宠与贪婪 福王是万历皇帝的爱子,母亲郑贵妃得宠,他从小娇生惯养。皇帝赏赐他大量土地财物,他却只顾搜刮民脂民膏,十年间积累巨额财富,却不肯拿出钱来加强军备。

描写福王悲惨结局 起义军攻破洛阳,福王像待宰的狗一样被活捉,最终被煮成肉汤(“请君入瓮”)。诗人讽刺道:朝廷的军费都被他挥霍,反而养肥了敌人。

对比其他藩王,凸显福王之恶 明朝末年的藩王大多贪财怕死,只有周王还算贤明。福王的昏庸直接导致明朝灭亡,连朱元璋(孝陵)的鬼魂都在夜里哭泣。

结尾点题,福王遗毒深远 最后一句“惭愧狮儿秋草绿”意味深长。“狮儿”可能指抗清英雄史可法,他的坟墓秋草青青,与福王的遗毒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明朝的灭亡与福王的昏聩密不可分。

诗歌魅力 - 形象生动:用“黄虎”“群猪”“福鹿酒”等比喻,让历史人物活灵活现。 - 讽刺辛辣:通过对比福王的奢靡与悲惨结局,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 情感深沉:结尾的“鬼夜哭”“秋草绿”等意象,表达了对明朝灭亡的悲愤与反思。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历史叙事诗,更是一面镜子,警示后人:统治者若只顾享乐、不顾百姓,终将自食恶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