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驾行 柬既庭

全吴馆内,破楚门边,十年事、记冶游作使,与卿并倚吴阊。
清狂帘前壁月,桥头画縠,钿辕畔、游閒公子,红烛银筝,醉玉温香。
平康。
况曾经邂逅,枇杷巷口扫眉娘。
想那日妖娆,唤马药栏,微雨碧城凉。
难忘。
无端一别,腰身瘦尽东阳。
奈晓风残月,梦回酒醒,往事微茫。
堂堂。
问江东士女,涂辙谁令我辈妨。
料章华才子,也应点、两鬓吴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回忆为主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风流往事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上阕开篇用"全吴馆""破楚门"等苏州地名,带出十年前与友人冶游的青春记忆。那时在帘前赏月、桥头看画船,和富家子弟们一起听曲饮酒,生活恣意放纵。"枇杷巷口扫眉娘"的细节,生动刻画了偶遇美丽歌女的场景,微雨中的药栏、碧城等意象更添朦胧美感。

下阕情绪急转,写别后相思之苦。"腰身瘦尽东阳"用典不露痕迹,说思念使人消瘦。晓风残月的意象,暗示往事如梦境般虚幻难寻。最后"两鬓吴霜"的感叹尤为动人——当年才华横溢的友人,如今也该两鬓斑白了,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无奈。

全词最妙处在于将个人记忆与江南风物交融,冶游的欢愉与别后的怅惘形成强烈对比。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微雨碧城""晓风残月"等画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物是人非的苍凉。结尾关于鬓发染霜的想象,更是道出了青春易逝这个永恒主题。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