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商山四皓

嬴秦虐燄不可触,衣冠往往逃空谷。
皤然须发四老翁,高卧商颜谢尘俗。
炎精奋起天地宽,蒲轮就聘来长安。
虽云误落子房计,终为高鸿成羽翰。
羽翰既成大事毕,还踏山中旧行迹。
松阴满地生微凉,一局枯棋消永日。
局终人去今昔非,云山寂寂空猿啼。
临风展画三叹息,一曲共谁歌紫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题商山四皓》讲的是秦朝末年四位隐士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风骨。

前四句先描绘背景:暴君秦始皇统治下,许多读书人躲进深山。四位白发老翁在商山隐居,远离乱世。这里用"虐燄"形容秦朝暴政像烈火般可怕,"衣冠"代指文化人,"皤然须发"突出老人形象。

中间八句是故事转折:汉高祖刘邦("炎精"指真命天子)建立新朝后,用豪华马车("蒲轮")请他们出山。虽然这其实是张良(子房)的计谋,但四位老人最终帮刘邦稳定了太子之位("成羽翰"指辅佐成功)。完成任务后,他们又回到商山隐居,在松树下悠闲下棋。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时过境迁,山中只剩猿啼声。诗人看着描绘这个故事的画作,感叹再也找不到能一起唱《紫芝歌》(隐士之歌)的知音。用"云山寂寂"的空镜头和"一局枯棋"的意象,传递出功成身退的淡泊。

全诗通过"出山-建功-归隐"的叙事,赞美了四位老人既能济世又不贪功名的品格。最妙的是把重大历史事件融入"松阴对弈"的闲适场景,在动静对比中展现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