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平仲中秋怀旧游
天末逢秋半,临流玩佳月。
置酒延孤光,夜久凉风发。
感时歌慨慷,醉来翻不悦。
念人有聚散,念月有圆缺。
万事转头空,百年飞鸟瞥。
粤从罹乱离,头角嗟垂折。
兀坐山谷间,何人定交结。
素琴已尘埃,孤剑尚清刮。
故人不可见,幽怀欲谁说。
明月自团团,幽忧空烈烈。
忽得陈子诗,辞旨两奇绝。
历历叙旧游,笔端如有舌。
何处复可从,酒壶行自揭,
遥想鲍与刘,应亦叹胡越。
要当按酒兵,无令冒斧钺。
吾侪岂长贫,庙堂方简拔。
置酒延孤光,夜久凉风发。
感时歌慨慷,醉来翻不悦。
念人有聚散,念月有圆缺。
万事转头空,百年飞鸟瞥。
粤从罹乱离,头角嗟垂折。
兀坐山谷间,何人定交结。
素琴已尘埃,孤剑尚清刮。
故人不可见,幽怀欲谁说。
明月自团团,幽忧空烈烈。
忽得陈子诗,辞旨两奇绝。
历历叙旧游,笔端如有舌。
何处复可从,酒壶行自揭,
遥想鲍与刘,应亦叹胡越。
要当按酒兵,无令冒斧钺。
吾侪岂长贫,庙堂方简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夜独自饮酒赏月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也有对乱世离乱的悲叹,最后通过友人的书信获得慰藉,展现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中秋感怀(前12句) 诗人独自在河边饮酒赏月,从月亮圆缺联想到人生聚散,感叹万事转头成空,人生短暂如飞鸟掠过。这里用"百年飞鸟瞥"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短暂的主题。
2. 乱世悲叹(接下来8句) 诗人回忆战乱带来的苦难,描述自己隐居山谷的孤独生活。用"素琴已尘埃,孤剑尚清刮"这两个意象,既表现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又暗示着他虽身处困境仍保持高洁品格。
3. 友情慰藉(最后12句) 收到友人陈平仲的诗信后,诗人心情由忧转喜。他把友情比作"酒兵",表示要用诗歌和美酒来驱散忧愁。最后"吾侪岂长贫,庙堂方简拔"两句,展现出对未来的信心,相信朝廷终将选拔贤才。这里"酒兵"的比喻特别生动,把诗歌唱和比作一场欢乐的酒战。
全诗情感起伏有致,从孤独忧愁到豁达开朗,展现了典型的中文士大夫在面对困境时的精神世界:既有人生无常的感慨,又能通过友情和诗歌获得慰藉,最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诗中"明月自团团,幽忧空烈烈"等对仗工整的句子,既描绘了中秋夜景,又巧妙地映衬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