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栖(xī)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栖遑焦虑失群鸟,日暮依然独自飞。
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徘徊犹豫无定巢,夜夜哀鸣声渐悲。
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长鸣思慕清远境,飞去飞来情恋依。
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因值孤生松,敛(liǎn)翮(hé)遥来归。
因遇孤独一青松,收起翅膀来依归。
值:遇。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寒风强劲树木凋,繁茂青松独不衰。
劲风:指强劲的寒风。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既然得此寄身处,永远相依不违弃。
已:既。违:违弃,分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栖遑焦虑失群鸟,日暮依然独自飞。
徘徊犹豫无定巢,夜夜哀鸣声渐悲。
长鸣思慕清远境,飞去飞来情恋依。
因遇孤独一青松,收起翅膀来依归。
寒风强劲树木凋,繁茂青松独不衰。
既然得此寄身处,永远相依不违弃。
注释
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
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
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值:遇。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
劲风:指强劲的寒风。
已:既。违:违弃,分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离群孤鸟寻找归宿的过程,最终在孤松上找到安身之地的故事。诗人通过鸟的遭遇,隐喻人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家园的历程。
开篇用"失群鸟"的形象,生动刻画了孤独状态——这只鸟黄昏时还在独自徘徊,叫声越来越悲伤,就像人在迷茫时内心的不安。它渴望清远(纯净高远)的生活,飞来飞去却找不到依靠。
转折出现在遇见"孤生松"——这棵在狂风中依然挺立的松树,成了孤鸟的庇护所。这里"劲风无荣木"暗示恶劣环境中,唯有坚韧的松树能提供荫蔽,象征浊世中少数高洁的精神榜样。
最后四句是全诗核心:当孤鸟与孤松相遇,便找到了永恒的归宿。"千载不相违"的誓言,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珍视——一旦找到与自己品格相契的归宿,就会永远坚守。
全诗妙在将人生感悟融入自然意象:我们都会经历"失群"的孤独,但只要保持高洁品格(如孤松),终会遇到志同道合的归宿。陶渊明用平实的鸟与树,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生命的价值在于找到值得托付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