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自鄞归赋)
客问吾年,吾将老矣,今五十三。似北海先生,过之又过,善财童子,参到无参。官路太行,世情沧海,何止嵇康七不堪。归来也,是休官令尹,有发瞿昙。
千岩。秀色如蓝。新著个楼儿恰对南。看浮云自在,百般态度,长江无际,一碧虚涵。荔子江珧,莼羹鲈鲙,一曲春风酒半酣。凭阑处,正空流皓月,光满寒潭。
千岩。秀色如蓝。新著个楼儿恰对南。看浮云自在,百般态度,长江无际,一碧虚涵。荔子江珧,莼羹鲈鲙,一曲春风酒半酣。凭阑处,正空流皓月,光满寒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辞官归乡后的生活自白,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看透世事的豁达心境。
上阕开头很有意思,像朋友聊天般自然。有人问作者年龄,他自嘲说"快老了,五十三啦"。接着用两个俏皮的比喻:像长寿的北海先生(东汉名士孔融)活过了头,又像到处求学的善财童子(佛教故事人物)终于学无可学。这两个典故一反常态的用法,透露出作者对衰老的坦然。
中间部分道出归隐原因:官场如险峻太行山般难行,世态如沧海般变幻莫测,比嵇康"七不堪"(不愿做官的七条理由)还要让人难以忍受。但"归来也"三字笔锋一转,用"休官令尹"(辞官县令)和"有发瞿昙"(带发的和尚)两个形象,幽默地描绘出自己半官半隐的新身份。
下阕转入对隐居生活的描写。新建的小楼对着南山,看浮云变幻、长江浩渺,这些景物描写其实是在说:终于能静心欣赏自然之美了。荔枝、江珧(贝类)、莼羹、鲈鱼鲙等家乡美食,配着微醺时唱的曲子,这些细节让归隐生活显得真实可感。
结尾处意境突然开阔:倚栏望月,清冷的月光洒满寒潭。这个画面既实写夜景,又暗喻作者澄明的心境——历经沧桑后,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那种"苦中作乐"的智慧。作者把辞官说成"休官",把衰老说成"活过头",用美食、美景对冲现实的无奈。这种幽默背后,是对人生起落的透彻领悟,展现出中国文人特有的达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