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初到石城 其二》是一首描绘诗人初到石城的心情和所见所感的诗。让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标题《初到石城 其二》已经告诉我们这是诗人到达石城的第二首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新的环境的感受。
“南北东西几谪仙,小臣独荷主恩偏。”这两句描述了诗人感觉自己像是被神仙召唤来石城的人。这里的“谪仙”意味着被贬低的仙人,带有一种神秘和高远的意味。诗人觉得自己是蒙受主恩的小臣,这种独特的待遇让他感到荣幸和惶恐。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新的职务或任务的敬畏和期待。
接下来,“疏狂言语施行半,简靖衙门偃仰便。”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石城的生活状态。他性格疏狂,言语直率,工作上能够坦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石城的官府环境(衙门)简靖,让他感到舒适和自在,能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然后,“旋织药笼供检讨,剩开花径待旬宣。”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即将开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需要整理药笼(可能是指整理医药事务),同时也有空闲时间欣赏花开的美景(开花径)。这里既有工作的忙碌,也有生活的闲适,形成了一种平衡。
最后,“老亲莫谩忧边远,此去分茅更一千。”这两句是诗人的宽慰之词。他告诉远方的亲人不要担心他,他已经来到新的地方(石城),将开始新的生活和工作。这里的“分茅更一千”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他将在新地方有所作为,获得新的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石城的心情和所见所感,既有对新环境的期待和敬畏,也有对工作的热情和自信,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宽慰远方的亲人,让他们放心。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
邹智
邹智(1466—1491)字汝愚,号立斋,又号秋囦,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邹智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邹智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