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禅室打坐时的宁静心境,通过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禅意。
前两句"蒲团上静静打坐,所有杂念都消失了,回过神来发现清冷的月光已经洒满草屋",用"蒲团""月光"两个具体事物,直接勾勒出清幽的禅修场景。"万虑除"三个字生动表现出进入禅定后物我两忘的状态。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幽幽的香气自然飘来,只有禅心才能领会,春天虽然不懂这份心境,但也随它去吧"。这里"幽香"既是实指焚香的香气,也暗喻禅悟的愉悦。"春不相知"的拟人手法很巧妙,表面说春天不懂禅意,实则表达修行者超然物外、不刻意求知的洒脱。
全诗最妙处在于用"睡香"这个动作,把抽象的禅修体验具象化。诗人不说自己在参禅,而说"睡香",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恰恰体现了禅宗"平常心是道"的精髓。最后"亦任渠"(随它去)三个字,更是点出顺其自然、不执着的生活智慧。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小品,没有华丽辞藻,只用月光、香气、蒲团几个简单意象,就让人感受到禅修的宁静与豁达。这种用日常生活场景表达深刻哲理的手法,正是宋代禅诗的典型特点。
施枢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