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梅傲雪绽放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
首联"依然想见故山傍"直接点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仿佛能看到故乡山边的梅花。"半倚垣阴半向阳"用拟人手法写梅花姿态,既靠墙遮阴又向阳生长,展现其顽强的生命力。
颔联通过听觉和嗅觉描写梅花。"短笛楼头三弄夜"写夜晚笛声悠扬,"前村雪里一枝香"则突出雪中梅花的幽香,形成视听交融的意境。
颈联"可能明月来同色"想象月光与梅花同色的美景,"不待东风已自芳"赞美梅花不依赖春风也能独自绽放的品格,暗示诗人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尾联"幸免杜郎伤岁暮"用杜牧悲秋的典故作对比,"莫辞吟对钓渔乡"则劝人不要推辞在渔乡吟诗赏梅的雅兴,表达了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情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雪夜梅花的意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思乡之情和孤高傲世的精神追求。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景物描写完美融合,让读者在欣赏梅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高洁的品格。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