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中梦先赠公

藤院绿沉沉,四更明月阴。
痴儿万里客,老父九原心。
报国才高举,防身病免侵。
梦中遣训在,懔懔口三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深夜思念亡父的动人场景。

画面感: 开篇用"藤院绿沉沉"勾勒出藤蔓缠绕的幽静院落,配上四更天(凌晨1-3点)的冷月,营造出孤独清冷的氛围。月光被藤影遮得忽明忽暗,就像游子飘摇不定的心境。

情感内核: "痴儿万里客"是诗人自嘲——我这个傻儿子远在万里之外,而"老父九原心"指父亲在九泉之下仍牵挂孩子。这两句形成强烈对比:活着的儿子不能尽孝,死去的父亲反而在冥冥中守护,读来令人心酸。

父亲形象: 诗中父亲是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报国才高举"说他曾想为国效力,"防身病免侵"指他教导孩子明哲保身。最后两句特别动人——父亲在梦里反复叮嘱"口三缄"(说话要谨慎),这个细节让严肃的父亲形象立刻鲜活起来,就像现实生活中总唠叨"少说话多做事"的严父。

现代共鸣: 虽然写于古代,但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父母在梦中叮嘱的体验,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诗人把对父亲的怀念转化为"懔懔"(战战兢兢)遵循遗训的实际行动,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比直白的哭泣更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