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竹居

若人抱贞素,种竹溪水曲。
水清竹亦清,于焉结茅屋。
萧然寡尘事,读书志弥笃。
窗虚涵碧阴,夜静响飞瀑。
凤羽激凉飙,鱼波样新渌。
渴饮涧中泉,饥斸林下玉。
我亦斯人俦,开图快心目。
愿言一相过,秋风驾黄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水边竹林中的清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开篇先介绍主人公是个品行高洁的人,他在溪水拐弯处种了一片竹林。溪水清澈,竹子也青翠,在这里搭了间茅草屋。这里用"水清竹亦清"的重复手法,强调环境的纯净,暗示主人公正直清高的品格。

接着描写隐居生活的闲适:远离世俗烦恼,专心读书志向坚定。通过"窗虚涵碧阴"(敞开的窗户映着竹影)、"夜静响飞瀑"(夜晚安静时能听见瀑布声)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环境的幽静美好。

诗中用"凤羽"比喻竹叶被凉风吹动,"鱼波"形容水面涟漪,都是很生动的自然描写。隐居者渴了就喝山涧泉水,饿了就挖竹笋("林下玉"指鲜嫩的竹笋),生活简单自然。

最后四句是作者的自白:我也是向往这种生活的人,看到这幅隐居图景感到心旷神怡。真想乘着秋风("驾黄鹄"是乘仙鹤的意思,代表高洁的出行方式),去拜访这位隐士。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保持高洁品格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