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十首。猗兰操
(孔子伤不逢时作。古琴操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
无有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
无有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兰花比喻君子的品格,表达了孔子生不逢时的感慨和坚守道德的情怀。
全诗以兰花起兴。前四句写兰花香气四溢却无人采摘佩戴,但这对兰花本身并无损害——就像君子有才华却不被重用,但这无损于他的品德。这里用"不采而佩"的对比,突出君子内在价值不依赖外界认可。
中间六句转入现实处境。诗人感叹命运无常("今天之旋"),自己周游列国多年("以日以年"),历经风霜("雪霜贸贸"),看到荠麦在严冬依然茂盛。这里"荠麦"象征在逆境中保持生命力的品格,暗示君子虽处困境仍要坚韧。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诗人说:如果你(指兰花或贤者)不因不被赏识而悲伤,我也不会与你相遇相知。荠麦的茂盛源于它的本性,正如君子的忧伤源于他对道义的坚守("君子之守")。这里的"伤"不是消极的哀伤,而是对理想不得实现的痛惜,以及在这种境遇中依然坚持操守的决心。
全诗用兰花、荠麦等意象,将个人命运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在简洁的对比中展现了君子"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表面写花木,实则写人在逆境中保持高尚品格的可贵,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哲理变得生动可感。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