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送新、毅两男之湘阴

漏点催更,鸡声促曙。匆匆行色要人去。去时知道有归时,离肠可奈难分付。

晓月钩云,残星隐雾。疏林故隔人行处。倚闾莫讶眼成痴,此心已逐长亭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父亲送两个儿子远行时的复杂心情,用日常可见的景物传递深沉的情感。

上阕从凌晨送别的场景切入: "漏点催更,鸡声促曙"用计时的漏壶声和鸡叫声,形象表现天快亮时的紧迫感。 "匆匆行色"三句直白道出不得不分离的无奈,明明知道孩子会回来,可当下分别还是让人肝肠寸断。

下阕通过景物描写延伸情感: "晓月钩云,残星隐雾"描绘黎明时分朦胧的天色,月亮像钩子挂着云彩,星星在雾中若隐若现,烘托离别的氛围。 "疏林故隔人行处"写树林故意隔开行人,其实是父亲目送孩子越走越远的主观感受。 最后两句最动人:站在门口望到眼睛发直也不奇怪,因为父亲的心早已跟着孩子走过长亭路。把牵挂具象化为"心跟着走"的画面,比直接说"我很想你"更有感染力。

全词妙在: 1. 用"漏声、鸡鸣、残月"等凌晨元素营造送别氛围 2. "疏林故隔"的拟人写法让景物参与情感表达 3. 结尾"心逐长亭"的想象,把无形的思念变成可视的旅程 4. 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如"知道有归时"是生活常理,"难分付"却是真情实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