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字子房)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他的智慧与格局。
前四句写张良的过人之处:他有超凡的志向,帮刘邦打下江山却不居功自傲。晚年主动放弃权力,跟随道士赤松子云游,暗中嘲笑韩信(淮阴侯)贪恋权位最终被杀的下场。这里"窃笑"不是贬义,而是表达张良看透世事的清醒。
后四句升华主题:辉煌的汉朝基业,本质是靠权谋手段建立的霸业。诗人感叹像张良这样既能建功立业、又懂急流勇退的"神人"实在太少见——他得到的神秘兵书(黄石公授书传说)不是寻常的治国典籍,而是教人如何在复杂世道中保全智慧的秘籍。
全诗通过张良与韩信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真正的智者不仅要会打天下,更要懂得在合适时机抽身。这种对权力清醒的认知,比建功立业本身更难得。
朱纯
朱纯(1417—1493),字克粹,号肖斋,自号龟峰识字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礼焉,钦授翰林院简讨召修。正统元年官兵科给事中,后刑科给事中。曾与罗颀、张浩等结“鉴湖吟社”,著有《淘铅集》、《驴背集》、《自怡集》、《农余杂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