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闻马占山将军嫩江捷报(一九三一年)

沉陆今何说。
看神州、衣冠夷甫,应时辈出。
一夜三江鹅鸭乱,坚垒如云虚设。
这奇耻、定须人雪。
空半谁翻双岭旆,比伏波、铜柱尤奇绝。
还一击,敌魂夺。
边声陇水同呜咽。
念龙沙、头颅馀几,阵云四合。
梦踏长城听战鼓,万里瓦飞沙立。
正作作、天狼吐舌。
绝域孤军何能久,恐国殇、歌里归难得。
望北塞。
剑花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31年,当时日本侵略东北,马占山将军在嫩江一带奋勇抗敌。作者用激昂悲壮的笔调,表达了对国家危亡的痛心和对英雄将士的敬意。

上阕开篇就质问:国家沦丧到这般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讽刺当时许多官员像历史上的王夷甫一样,只会空谈误国。接着描写敌军入侵的混乱场面,"鹅鸭乱"比喻敌人嚣张横行,而我方的防御工事却形同虚设。但作者坚信这样的奇耻大辱终将有人来洗雪,盛赞马占山将军像古代名将马援一样英勇,打得敌人闻风丧胆。

下阕转入更深的悲愤。边境战事惨烈,让人想起古乐府中悲壮的"陇头流水"声。将士们在塞外苦战,生死难料。作者梦中仿佛听见战鼓雷鸣、飞沙走石的激战场面。"天狼吐舌"用凶星比喻日寇的贪婪。最后担忧孤军奋战的将士们难以生还,望着北方战火纷飞,手中的宝剑都要为之震裂,表达了极度的悲愤之情。

全词将历史典故与现实战事巧妙结合,既有对懦弱官僚的讽刺,更有对抗日英雄的礼赞。比喻生动形象,如"鹅鸭乱""天狼吐舌"等,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情感起伏强烈,从愤懑到激昂再到悲怆,展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