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咏

镜中美人明月光,琼肌玉腕相芬芳。
凌波而往褰素裳,桃李不敢夸朝阳。
采莲归来还采菱,楫短潮逆娇不胜。
牵浮揽沈亦自矜,槎牙四角生寒冰,南山桂花飞上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采莲咏》用唯美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描绘了一位采莲女子的动人形象。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开篇四句像一组电影特写镜头:先是用"镜中美人"的倒影与"明月光"交叠,营造朦胧美感;接着聚焦女子白瓷般的肌肤和手腕,仿佛能闻到淡淡幽香;然后镜头拉远,展现她提起素白衣裙踏水而行的轻盈姿态;最后用"桃李不敢夸朝阳"的拟人手法,说连桃花李花都不敢在这位女子面前自夸美丽,侧面烘托她的绝代风华。

中间三句转入动态描写:采莲归来又采菱的忙碌,短桨逆流时的娇柔吃力,以及她打捞水中物品时自信的神态。"牵浮揽沈"(打捞浮沉之物)这个动作被赋予"自矜"的性格,让采莲女的形象顿时鲜活起来。

结尾两句笔锋突转:用"槎牙四角生寒冰"的锋利冰块意象,暗示劳作环境的艰苦,但紧接着用南山桂花飘香的温暖画面收尾,形成冷暖对比。最后"飞上层"的桂花既是实景,也暗喻女子的品格如桂花般高洁脱俗。

全诗最妙处在于:明明写劳动场景,却通篇不染尘俗。诗人用明月、琼玉、桃李、桂花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晶莹剔透的意境,将平凡的采莲劳动诗化成仙子戏水的童话。那些"娇不胜""生寒冰"的细节提醒我们这是真实劳作,但整体仍保持着梦幻般的审美距离,这正是古典诗词化俗为雅的典型手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