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休宁藏斋
虎豹亦自爱,雾雨泽其章。
璧玉瑱玷缺,郊庙登琮璜。
虎豹养成文,倏变风飞扬。
李侯知爱子,纳于道德场。
斸翳开云扃,挹洁抗风窗。
万轴架牙签,千篇垂琳琅。
灯火秋夜永,炉薰春昼长。
黄卷对圣贤,北窗卧羲皇。
欲不接耳目,心静发天光。
性守蹈宫庭,礼教严范防。
城坚无畏敌,楫具川可航。
兹焉寄游息,鹏路观翱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题李休宁藏斋》是一首富有意蕴和韵味的诗词,通过对李休宁藏斋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我将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对这首诗进行分析:
1. 起始两句“璧玉世所珍,常以十袭藏”,用璧玉来比喻李休宁的藏书之珍贵,以“十袭藏”来形容藏书之丰富和保管之精心。
2. 接下来的四句“虎豹亦自爱,雾雨泽其章。璧玉瑱玷缺,郊庙登琮璜”,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述了书斋中的书籍如同虎豹一般自我保护,并因岁月的沉淀而更显珍贵。其中,“雾雨泽其章”形象地描绘了书籍经历时间洗礼后散发出的光芒。
3. “李侯知爱子,纳于道德场”,这里称赞李休宁懂得爱护书籍,并将其置于充满道德氛围的书斋中。
4. “斸翳开云扃,挹洁抗风窗”,描述了书斋的环境,摭开遮蔽的障碍,保持清洁并抵抗不利因素,为读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空间。
5. “万轴架牙签,千篇垂琳琅”,形象地描绘了书籍之多,书斋的丰富和整齐。
6. “灯火秋夜永,炉薰春昼长”,这句描绘了读书时的场景,无论是秋夜还是春昼,都能沉浸在书海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7. “黄卷对圣贤,北窗卧羲皇”,进一步描述了书斋中的读书体验,与圣贤对话,仿佛卧于北窗之下与伏羲等古代智者交流。
8. “欲不接耳目,心静发天光”,表达了读书时的心境,当心灵宁静时,仿佛能发出天然的光芒,领悟到更深奥的知识。
9.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主人的品性和教养,强调了保持内心的平静和遵守礼仪的重要性。
10. 最后几句“城坚无畏敌,楫具川可航。兹焉寄游息,鹏路观翱翔”,以城池坚固无畏敌和川流中的船只可以航行来比喻主人的坚韧和行动力。最后,在书斋中休息游玩,如同观看大鹏鸟的翱翔,表达了读书带来的高远境界和无限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李休宁藏斋的珍贵、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知识的精神境界。语言优美,韵味深长,让人读后能够感受到书斋的宁静和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