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丙申十二月六日赏梅,闻岑守得祠、下政将赴代归有日喜见于辞)

寒梢冰破,问何人远寄、江南春色。似是天怜为客久,报我春归消息。茅舍疏篱,故园开处,两岁关山隔。天涯重见,向人风味如昔。
谁念月底风前,当时青鬓、渐与花颜白。不恨一番花阴早,恨把年华虚掷。嚼蕊含香,攀条觅句,拚醉禁愁得。酒醒还是,梦魂数遍归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寒冬赏梅时,突然听到朋友即将归来的好消息,触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

上阕从梅花写起: 开头用"冰破"形容梅花在寒冬绽放,就像有人从江南寄来了春天的消息。这里把梅花比作春天的信使,其实是作者长期漂泊在外,内心渴望温暖的投射。接着写茅舍边的梅花,让他想起两年未见的故乡,而即将重逢的朋友依然如故,暗示着岁月变迁中珍贵不变的情谊。

下阕转入人生感慨: 先用"青鬓渐白"道出岁月无情,但作者说不恨花开得早(暗指自己老去),只恨虚度光阴。这种表达很有层次——先承认衰老的自然规律,再强调更要紧的是把握当下。最后写他赏梅饮酒、作诗排遣愁绪,但酒醒后依然数着归程,说明借酒消愁终是暂时的,思乡之情始终萦绕。

全词妙在: 1. 用梅花贯穿全篇,既是写景线索,又是情感载体 2. 把朋友归来的喜讯与人生感悟自然结合 3. "不恨...恨..."的转折句式,精准传递了复杂心境 4. 结尾"酒醒还是"的余韵,让漂泊的苦涩感久久不散

就像现代人在异乡打拼时,突然收到老家朋友要来的消息,那种既欣喜又感慨时光飞逝的复杂心情。词人用赏梅饮酒的场景,把这种人人都可能体会的情感写得既优雅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