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居三署,终年尾百僚。(见《定命录》)。
移石几回敲废印,开箱何处送新图。(《春明退朝录》)。
唯应四仲祭,使者暂悲嗟。(《宫人斜》)。
偶逢蒲家郎,乃是葛仙客。行常乘青竹,饥即煮白石。
腰间嫌大组,心内保尺宅。我愿从之游,深卜炼上液。
(见《锦绣万花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作品其实是由四组不同出处的诗句拼合而成,每部分都展现了古代文人的不同生活侧面和思想情感,我们可以分段来理解:

1. 官场抱负与无奈 "何日居三署"两句像公务员的牢骚:什么时候能进核心部门?结果整年都在官员队伍末尾打转。用"尾百僚"(跟在百官后面)生动刻画出小官员的卑微感,让人联想到现代职场新人渴望升职的心情。

2. 职场琐事的幽默 "移石敲废印"两句是古代公务员的日常吐槽:为盖个章反复搬石头垫桌子(古代印章很重),打开文件箱又要跑腿送新图纸。这种衙门里的琐碎事务,和今天上班族处理盖章、跑流程的无奈异曲同工。

3. 宫女的凄凉命运 "唯应四仲祭"两句揭开深宫残酷:宫女们只有四季祭祀时,才被使者想起叹一声可怜。"暂悲嗟"(短暂叹息)三字戳破封建制度下人对生命的漠视,像一束突然照进宫墙缝隙又消失的光。

4. 遇见神仙的脑洞 最后六句突然画风突变,像遇到游戏里的NPC:碰见姓蒲的仙人小哥,平时骑竹竿飞行,饿了就煮石头当饭(道家"煮白石"典故)。最有趣的是他嫌弃官服腰带太紧("嫌大组"),只想修炼内心("保尺宅"指守护心神)。诗人想跟他修仙,活脱脱古代文人的"躺平幻想"——与其在官场受气,不如修仙去!

整体来看,这组诗像一组穿越千年的朋友圈: - 第一条:职场不得志 - 第二条:加班吐槽 - 第三条:为弱势群体发声 - 第四条:突然发疯文学想修仙

古人用这些片段,既记录了真实的生活状态,又表达了超越时代的理想追求。特别是最后的神仙想象,把现实压力转化为浪漫寄托,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到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