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王丞僧孺诗

首夏实清和,馀春满郊甸。
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
如何于此时,别离言与面。
留杂已郁纡,行舟亦遥衍。
非君不见思,所悲思不见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美景,以及朋友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前四句写景:初夏天气清爽宜人,春天的气息还留在郊外。繁花绿树交织如锦绣,月光下的池塘洁白如丝绸。这里用"锦"和"练"两个比喻,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绚丽色彩和纯净美感。

后六句抒情:诗人感叹为何要在这样美好的时节与朋友分别。看着朋友留下的车辙痕迹,心中已充满愁绪;目送远去的行舟,更添不舍。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不是不想见你,而是悲伤于想见却见不到的痛苦。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用明媚的初夏景色反衬离别的哀愁,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刻。诗人捕捉了"想见却见不到"这种普遍的人生体验,让读者能产生共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南朝诗歌含蓄婉约的特点。

王融

(467—493)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长。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