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宁静的山水空间,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自然之美。
前两句用两个比喻直接点题:水面绿得像青草一样鲜嫩,清澈得像深潭一样透明。远处的山色和倒映在水中的天空上下辉映,构成一幅开阔的山水画卷。这里没有复杂修辞,就是直白地告诉你这里有多干净、多通透。
后两句突然出现人物互动:要是有游客靠着栏杆好奇这里像什么地方,我就会告诉他——这里像蒸川(可能是诗人心中某个著名美景)。这种假设对话的写法特别亲切,就像导游在热情介绍景点,让静止的风景突然有了人情味。
全诗妙在把"干净"这个抽象感觉写得具体可感。青草的颜色、渊水的深度、山天的倒影,这些看得见的意象共同构建出"绿净"的意境。最后用"似蒸川"作结,既留下想象空间,又暗示这地方美得能和名胜媲美。读起来清新自然,就像迎面吹来一阵带着水汽的凉风。
阮阅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