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残菊
荒甃催蛩,寒英怨蝶,秋光也似人懒。
抱节孤高,化妆憔悴,病酒乍怜香晚。
夕阳瘦影,尚印入,陶家心眼。
肯逐春红乱落,疏枝傲霜仍健。
孤怀老来怎遣。
过重阳,更无花看。
一样就枯诗思,借他同伴。
寂寞东篱绕遍。
问岭上梅花信犹远。
仙枕装成,宵长梦短。
抱节孤高,化妆憔悴,病酒乍怜香晚。
夕阳瘦影,尚印入,陶家心眼。
肯逐春红乱落,疏枝傲霜仍健。
孤怀老来怎遣。
过重阳,更无花看。
一样就枯诗思,借他同伴。
寂寞东篱绕遍。
问岭上梅花信犹远。
仙枕装成,宵长梦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残菊为题,通过菊花凋零的意象,抒发了作者晚年孤寂落寞的心境。
上阕写菊花凋零的凄凉景象:破败的井台边蟋蟀鸣叫,寒风中残存的菊花连蝴蝶都不愿靠近,整个秋景都显得无精打采。菊花虽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但已容颜憔悴,就像醉酒后病恹恹的美人。夕阳下瘦削的花影,还能让人想起陶渊明爱菊的典故。但这些残菊不愿像春花那样随波逐流地凋落,依然在寒霜中挺立。
下阕转入抒情:人到晚年,孤独的心境如何排遣?重阳节过后,连可以观赏的菊花都没有了。只好把枯槁的诗思寄托在残菊身上,把它当作同病相怜的伙伴。寂寞地在东篱边徘徊,遥问岭上的梅花何时开放(暗示期盼春天)。最后以长夜难眠作结,只能在枕上空做美梦。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作者把残菊塑造成了一个"孤高憔悴却依然坚韧"的形象,这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写照。通过菊花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隐喻人生从壮年到晚年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词中"夕阳瘦影"、"疏枝傲霜"等意象,既生动又富有哲理,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美丽与哀愁并存"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