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戊戌北上

东风著意催帆挂,妒杀一庭欢聚。元夕灯红,金尊酒碧,刚寿坡公初度。

淋漓激楚。笑十载荒唐,请缨无路。花好长安,等闲色养高堂负。

且唱大江东去。怅澜翻渤澥,澄清谁许。万里计偕,祖鞭争著,欲答太平时数。

苍茫北顾。慨王气葱茏,半迷尘土。知道诸君,各有金门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北上途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豪情壮志。

开头“东风著意催帆挂”用春风催动船帆的意象,暗示离别在即。“妒杀一庭欢聚”写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即将被打破,用“妒杀”二字强烈表达不舍之情。随后回忆元宵节的红灯绿酒、为苏东坡祝寿的热闹场景,更衬托出离别的惆怅。

“淋漓激楚”开始情绪转折,笑自己十年来怀才不遇(“荒唐”是自嘲),报国无门(“请缨无路”)。但紧接着“花好长安”等句又流露出愧疚——为了功名辜负了赡养父母的责任。

下阕“且唱大江东去”化用苏轼名句,展现豪迈气概。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喻指时局动荡),作者仍怀“澄清天下”的抱负。“万里计偕”三句写与友人同赴京城,渴望在太平盛世有所作为。

结尾“苍茫北顾”将视线投向北方,感慨昔日繁华的帝都如今半掩尘土,暗含对国势的忧虑。最后“金门赋”用汉代金马门待诏的典故,既表达对功名的渴望,也暗含对自己和同行者才华的自信。

全词在离愁别绪、家国情怀、功名抱负之间反复切换,既有“大江东去”的豪放,又有“半迷尘土”的苍凉,情感跌宕起伏,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