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宣统纪元新春试笔,用梦窗韵
绿醑湔愁,青袍换岁,十年抛顿鞭笏。
椒杯醉醒,几费却,春风词笔。
门巷通深辙。
庭阶冷、薜萝自洁。
且伴取,桃根短楫,杏叶轻鞍,秦淮饱看风月。
田园计,输靖节。
况未见羲皇,那论怀葛。
江关暮齿,梦翠微、犹带残雪。
黄竹歌声歇。
笙竽静,舞衣尚热(骥子按:此处缺三字)。
云掩九阍,春望迢迢,凄凉旧时环玦。
椒杯醉醒,几费却,春风词笔。
门巷通深辙。
庭阶冷、薜萝自洁。
且伴取,桃根短楫,杏叶轻鞍,秦淮饱看风月。
田园计,输靖节。
况未见羲皇,那论怀葛。
江关暮齿,梦翠微、犹带残雪。
黄竹歌声歇。
笙竽静,舞衣尚热(骥子按:此处缺三字)。
云掩九阍,春望迢迢,凄凉旧时环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清朝末年(宣统元年),作者借新春之际抒发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充满沧桑与无奈。
上阕(前半部分): - 开篇用"绿酒洗愁""青袍换岁"描绘新年场景,但"十年抛官"暗示自己早已远离官场,透露出对仕途的失望。 - "椒酒醒后"写醉酒醒来还要勉强写诗,暗示文人生活的无奈。"门巷冷清""庭院长满野草"进一步展现孤寂处境。 - 最后三句突然转向秦淮风月,看似闲适,实则是强颜欢笑,用桃根渡口、杏叶马鞍这些风月意象掩饰内心苦闷。
下阕(后半部分): - 直接与陶渊明(靖节)对比,说自己连隐居的资格都没有,既不能像古人那样超脱(羲皇、怀葛典故),又无法适应现实。 - "暮年""残雪"等意象营造出晚年凄凉。"黄竹歌声歇"暗指盛世不再,虽然"舞衣尚热"显示歌舞升平的假象还在继续。 - 结尾"云遮天门""春望遥远""环玦凄凉"三个意象层层递进,最终落在"旧时"二字上,点明全词主旨:对逝去时代的哀悼。
全词特色: 1. 今昔对比强烈:处处用新年喜庆反衬内心悲凉 2. 用典自然:陶渊明、上古帝王等典故都融入现实感受 3. 意象精准:从青袍、薜萝到黄竹、环玦,每个物象都承载情感 4. 结构精巧:上阕铺垫,下阕爆发,结尾余韵悠长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时代弃儿"的孤独感——既回不到过去,又融不进当下,连隐居都成了奢望,只能在新年时节独自品酒、强写诗词。这种知识分子的无力感,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