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天的夜晚,独自思念远方爱人的心情。
第一句"秋风袅袅洞庭波"描绘了秋风轻拂、洞庭湖微波荡漾的画面,用轻柔的秋风暗示思念之情。"袅袅"这个词用得特别妙,既形容秋风轻柔,又暗含思念绵长不绝的意思。
第二句"暮雨湛湛落败荷"写傍晚的雨水打在残败的荷叶上。这里用"败荷"这个意象,既点明秋天萧瑟的季节特征,也暗示着爱情可能遭遇的挫折或分离。
第三句"数遍相思今夜多"直接点明主题:今晚的思念特别浓烈。"数遍"二字生动表现了思念之深,好像要把每一分思念都计算清楚。
最后两句一问一答:"夜如何?独倚南楼一雁过。"问夜晚怎样度过?答案是独自靠在南楼,看着一只孤雁飞过。这个画面特别有感染力,用孤雁衬托人的孤独,把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整首词用秋风、暮雨、败荷、孤雁这些典型的秋天意象,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把思念之情写得既含蓄又深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众人皆睡我独醒"的孤独感,以及看着孤雁飞过时,那种无人诉说的寂寞。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