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舟

常山舆马玉山舟,客路驱人不自由。
却羡边江几家屋,柴门斜对白鸥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旅途的奔波:诗人坐着马车来到常山,又换乘小船在玉山的水路上前行。这种频繁换乘交通工具的描写,暗示了旅途的辛苦和身不由己。"客路驱人不自由"直接点明:人在旅途就像被赶着走,完全身不由己。

后两句突然转向岸边风景:诗人羡慕地望着江边几户人家,他们的柴门随意地斜对着白鸥栖息的小洲。这里用"柴门"和"白鸥洲"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自然的江村图景,与诗人匆忙的行程形成鲜明对比。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舟车劳顿"与"江村闲适"的强烈反差,表达了旅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特别是"柴门斜对"这个细节,既展现了民居的自然随意,又暗含了诗人对这份随性的羡慕——柴门可以"斜着开",而旅人却必须按既定路线前行。最后出现的白鸥,更是自由自在的象征,进一步反衬出旅人的不自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