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鹤臞归侍母
冉冉虞渊月,回光照我衣。
萧萧大堤马,送客长鸣嘶。
穷冬霜雪繁,陟冈行旅稀。
子何意浩荡,归心如奋飞。
王粲故乡志,江淹南浦悲。
丈夫各有适,聚散焉可期。
子有白头亲,天寒守重闱。
蟏蛸悬牖户,知子行当归。
举觞慈颜和,升轩福履绥。
士生食万钟,高堂色养违。
何如衡门下,菽水欢逶迤。
羡子敦懿义,家声良不亏。
閒居富词藻,札翰时相贻。
萧萧大堤马,送客长鸣嘶。
穷冬霜雪繁,陟冈行旅稀。
子何意浩荡,归心如奋飞。
王粲故乡志,江淹南浦悲。
丈夫各有适,聚散焉可期。
子有白头亲,天寒守重闱。
蟏蛸悬牖户,知子行当归。
举觞慈颜和,升轩福履绥。
士生食万钟,高堂色养违。
何如衡门下,菽水欢逶迤。
羡子敦懿义,家声良不亏。
閒居富词藻,札翰时相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送别的温情画面,表达了游子归家侍奉母亲的孝心,以及诗人对简单家庭生活的向往。
开头用夕阳余晖照在衣服上、大堤马匹嘶鸣的场景,营造出离别时分的萧瑟氛围。寒冬时节路上行人稀少,更凸显了友人归乡心切的迫切——他的心像鸟儿一样恨不得立刻飞回家。
诗中提到两位历史人物:王粲因战乱无法回乡而写下思乡之作,江淹在离别时写下伤感诗句。但诗人认为大丈夫各有各的路,聚散本是常事。重点在于友人家里有白发老母,天寒时节独守空房,蜘蛛网都挂满了窗户(说明母亲盼子归来已久)。想到友人回家后母亲开心的笑脸、丰盛的饭菜,诗人不禁感慨:就算当官享受厚禄,如果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在简陋的屋檐下,粗茶淡饭陪伴父母更让人快乐。
最后诗人称赞友人注重家庭美德,能保持良好家风,并期待他闲居时多写诗文寄来分享。全诗通过朴实的生活细节,歌颂了孝道和天伦之乐的可贵。
袁易
(1262—1306)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