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楼早起

面湖楼好纳朝光,夜梦分明起辄忘。
但记晓钟来两寺,一钟声短一声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醒来的宁静画面,充满了生活的小趣味和禅意。

第一句"面湖楼好纳朝光"像一幅简笔画:小楼正对着湖面,清晨的阳光毫无阻拦地洒进来。这里用"纳"字特别生动,仿佛阳光是被小楼主动迎进来的客人,整个画面立刻温暖明亮起来。

第二句"夜梦分明起辄忘"说出了我们都有过的体验:明明刚醒时还记得清晰的梦境,一翻身就忘得干干净净。这种真实的细节让读者会心一笑,也暗示了清晨半梦半醒的朦胧状态。

最妙的是后两句写钟声。诗人不直接说"我听到两个寺庙的钟声",而是说"但记晓钟来两寺",强调只记住了这个细节,其他都忘了。两个寺庙的钟声一个短促一个悠长,就像在清晨的湖面上对话。这样的描写既真实(古代城市常有多个寺庙钟声交织)又充满诗意,让普通的钟声变得像音乐一样动人。

全诗没有大道理,只是捕捉了一个平凡清晨的几个瞬间:阳光、遗忘的梦、交织的钟声。但正是这些细微的观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宁静美好。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把寻常景物写得活灵活现,这正是古代文人擅长的"平凡中见神奇"的写法。

江湜

江湜 (shí )(1818~1866)清代诗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三与乡试,皆不第,出为幕友,历山东、福建等省。在京师得亲戚资助,捐得浙江候补县丞。咸丰十年,奔走避兵,忧愤而死。诗宗宋人,多危苦之言。有《伏敔堂诗录》。《吴中先贤谱》 苏文 编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