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二首

列郡征才起俊髦,万机独使圣躬劳。开藩上相颁龙节,
破虏将军展豹韬。地入黄图三辅壮,天垂华盖七星高。
迎春别赐瑶池宴,捧进金盘五色桃。
龙虎山河御气通,遥瞻帝阙五云红。英雄尽入江东籍,
将相多收蓟北功。礼乐日稽三代盛,梯航岁贡万方同。
都将俭德熙文治,淳俗应还太古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帝京二首》用恢弘的笔触描绘了帝都的盛世气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幅画面是"人才强国"的盛况 开篇就像一组快镜头:各州选拔的精英齐聚京城(俊髦指才俊),皇帝亲自处理繁忙政务。接着特写当朝重臣——宰相手持龙形符节坐镇一方,将军运用兵法大破敌军。这里用"豹韬"(古代兵书)代指军事才能,展现文武百官各司其职的治国场景。

第二幅画面是"帝都气象"的壮美 用"黄图"(帝都地图)和"三辅"(京畿地区)勾勒出京城的宏大规模,北斗七星垂照的描写更添神圣感。特别有趣的是"瑶池宴"这个神话意象——把皇帝赏赐的迎春宴比作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金盘里的五彩寿桃既写实又充满祥瑞寓意。

第三幅画面是"天下归心"的盛世 后篇转入更宏大的视角:龙虎地势护佑着王朝气运,远望紫禁城笼罩在祥云中。江东才俊和蓟北将相(分别指南北方)的功绩都被载入史册。这里用"礼乐稽三代"(考察夏商周制度)凸显当朝文化的正统性,"万国朝贡"则展现国际影响力。最后落在"节俭治国"的主题——用淳朴民风回归上古美德,点明盛世背后的治国理念。

全诗就像一部史诗级纪录片:既有近距离的官员特写,又有俯瞰视角的疆域全景,最后升华到治国思想的阐释。通过将现实场景与神话意象交织(如把皇宫比作瑶池),既展现了帝国实力,又赋予其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殷尧藩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