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娥皇庙前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追忆和感慨。
开头两句"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直接点明地点和场景。娥皇是舜帝的妃子,传说舜帝死后,娥皇在此痛哭。诗人站在娥皇曾经流泪的地方,向东眺望九嶷山的方向,暗示着对远古传说的追思。
"往事难重问,孤峰尚惨然"这两句转入抒情。历史往事已经无法追问,但眼前孤独的山峰似乎还带着当年的悲伤。这里用山峰的"惨然"来拟人化,让自然景物也染上了人的情感。
"夜深寒峒响,秋近碧萝鲜"转而描写当下的环境:深夜山洞中传来寒冷的声音,初秋时节碧绿的藤萝显得格外新鲜。这些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是诗人的感慨:我们已无法完全理解古代明君(指舜帝)的心意,但他的事迹和遗迹却永远流传下来。这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暗含了对历史真相难以完全把握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现实景物与历史传说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诗人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把自然景观和历史情感完美融合,让读者既能感受到眼前景物的生动,又能体会到历史长河中那份永恒的怅惘。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