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出发的旅途画面,充满动感和细腻的观察。
开头"鸡鸣寒漏彻"用鸡叫声和计时的漏壶声点明时间——寒冷的黎明。"车驾发临城"直接交代事件:车队从临城出发。这两句像电影开场,先给观众听觉(鸡鸣、漏声),再给视觉(车队出发)。
中间四句是路上的见闻:"残月千山曙"写天刚亮,月亮还挂在天上,群山渐渐显出轮廓;"浮沙一路平"说车轮碾过松软的沙路。这里用"浮沙"这个细节,让人仿佛感受到车轮压过沙子的触感。"云光随凤辇"描写阳光穿过云层,追随着华丽的车驾;"露气湿霓旌"说清晨的露水打湿了彩旗。这两句通过光影和湿度的变化,让画面活了起来。
结尾"马上频回首,犹看燎火明"最有人情味——骑马的人不断回头,还能看见城中未熄的火光。这个回望的动作,透露出对出发地的不舍,让整首诗在行进中带着一丝温情。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从声音到画面,从静态到动态,最后定格在那个回望的瞬间。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频回首"这个小动作,默默传递了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