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章友直
人生何足贵,贵在天资秀。
譬如沙石间,金玉岂常有。
有才不善用,多为淫邪诱。
嗟哉栋梁材,往往厄樵手。
章子吾不识,美在众人口。
如何材艺多,四十无所守。
所守者何为,非贵亦非富。
古今圣与贤,历历垂星斗。
景行苟有成,进退无一缪。
不能攻天下,尚可名身后。
百年随飘风,白发勇未斗。
良时且不反,饮恨唯尸柩。
无谓学巳足,大海难掬漱。
无谓过可文,希珍尚磨垢。
智者当自知,既往诚何咎。
西子蒙不洁,见者掩鼻走。
恶人幸斋戒,上帝必孚佑。
相如窃妻逃,犊鼻从沽酒。
一朝赋上林,在汉为称首。
努力念前哲,吾言非子诟。
譬如沙石间,金玉岂常有。
有才不善用,多为淫邪诱。
嗟哉栋梁材,往往厄樵手。
章子吾不识,美在众人口。
如何材艺多,四十无所守。
所守者何为,非贵亦非富。
古今圣与贤,历历垂星斗。
景行苟有成,进退无一缪。
不能攻天下,尚可名身后。
百年随飘风,白发勇未斗。
良时且不反,饮恨唯尸柩。
无谓学巳足,大海难掬漱。
无谓过可文,希珍尚磨垢。
智者当自知,既往诚何咎。
西子蒙不洁,见者掩鼻走。
恶人幸斋戒,上帝必孚佑。
相如窃妻逃,犊鼻从沽酒。
一朝赋上林,在汉为称首。
努力念前哲,吾言非子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探讨了人生价值、才华运用和道德坚守等深刻话题,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天赋与品德的关系 诗人开篇就说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富贵,而是天赋才华("天资秀")。但紧接着警告:才华若用错地方(比如追求淫邪之事),就像金玉埋在沙石里白白浪费。这里用"栋梁材被樵夫砍掉"的比喻,暗指社会常糟蹋人才。
2. 对章友直的感叹 诗中提到的章友直显然是个才华横溢但不得志的人。诗人疑惑:为什么他四十多岁仍一事无成?("如何材艺多,四十无所守")但笔锋一转,指出他坚守的并非世俗追求的富贵,暗示其品德可贵。
3. 历史参照与人生建议 诗人搬出古代圣贤作为榜样,提出务实建议:就算不能治国平天下("攻天下"),至少争取青史留名。用"西施沾污后被人嫌弃"的典故强调品德污点会毁掉才华,又用"恶人斋戒得保佑"的对比说明改过自新的可能。
4. 激励与告诫 最后用司马相如从私奔穷汉到御用文人的逆袭故事("一朝赋上林")鼓励对方:只要努力向先贤看齐,仍有翻盘机会。结尾"吾言非子诟"表明这是诚恳规劝而非指责。
全诗亮点在于: - 用沙中金玉、栋梁被砍等生活化比喻讲大道理 - 既同情怀才不遇者,又尖锐指出品德比才华更重要 - 不空谈理想,给出"最低限度要留名后世"的务实方案 - 用历史人物故事代替说教,增强说服力
本质上,这是首劝人"既要坚持才华,更要守住道德底线"的励志诗,对现代人如何处理才能与品德的关系仍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