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为王碧栖词丈题寒城旅眺图
倚筇人懒,正昏鸦秃树,古城秋晚。
蓦忆著、王粲当时,搁归计西风,鬓霜轻换。
异地登临,恨犹带、故园心眼。
问乡愁此际,不用悲笳,已是难缓。
年芳去人渐远。
对沉吟尚有,图画疏散。
纵赚得、词赋江关,叹踪迹平生,倩谁能绾。
有限回程,奈也被、暮云遮断。
更凄迷、夕阳尽处,数声过雁。
蓦忆著、王粲当时,搁归计西风,鬓霜轻换。
异地登临,恨犹带、故园心眼。
问乡愁此际,不用悲笳,已是难缓。
年芳去人渐远。
对沉吟尚有,图画疏散。
纵赚得、词赋江关,叹踪迹平生,倩谁能绾。
有限回程,奈也被、暮云遮断。
更凄迷、夕阳尽处,数声过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游子在深秋古城眺望远方时涌起的浓浓乡愁,情感真挚动人。
上片开头用"倚筇人懒"四个字就勾勒出一个疲惫旅人的形象。乌鸦、秃树、古城、秋风,这些萧瑟的景物共同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词人突然想起东汉文人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以《登楼赋》闻名),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他说自己和王粲一样,在西风中蹉跎岁月,鬓发渐白。站在异乡登高远望,心里却始终惦记着故乡。这里的"故园心眼"用得极妙,说眼睛在看风景,心却飞回了家乡。最后三句说,此刻的乡愁已经浓到不需要悲凉的胡笳声来烘托了。
下片转入更深沉的感慨。美好年华渐渐远去,面对这幅《寒城旅眺图》,词人陷入沉思。就算像庾信那样写出《哀江南赋》这样的名篇("词赋江关"典故),可这一生的漂泊,又有谁能说得清、解得开呢?想回家,可归途被暮云遮断,这个意象既写实又象征。结尾处,夕阳下传来几声雁鸣,把愁绪推向高潮——大雁尚能南飞,人却困守他乡。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回不去的故乡"的怅惘。词人用王粲、庾信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把自己的个人愁绪升华成了千古游子共通的乡愁。画面感极强,从"昏鸦秃树"到"暮云遮断",再到"夕阳过雁",就像一组电影镜头,把无形的乡愁拍成了可见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