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三首 其二

北地每苦寒,狐貉出天山。
南地每苦热,絺葛生于越。
人之所欲须,天意预为设。
大哉造化功,于世何所阙(天道自然,君子亦因其自然而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南北两地截然不同的气候特点,以及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生存资源。

开头四句直接点明北方寒冷,人们需要狐貉皮毛御寒;南方炎热,人们需要葛布衣物散热。通过"北地"与"南地"、"苦寒"与"苦热"的强烈对比,生动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间两句"人之所欲须,天意预为设"是诗眼,意思是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大自然早已安排妥当。就像北方产皮毛,南方产薄布,都是大自然为适应不同气候而准备的。

最后两句赞叹造物主的伟大,认为自然界已经为人类提供了完备的生存条件。"天道自然"是说大自然的运行自有其规律,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强行改变。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衣物材料,揭示了一个深刻哲理:大自然已经为人类准备好了一切所需,我们要学会顺应自然规律,珍惜自然馈赠。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陆次云

浙江钱塘人,字云士。拔贡生。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试,未中。后任河南郏县、江苏江阴知县。有《八纮绎史》、《澄江集》、《北墅绪言》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