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辞官归隐的官员(丘时雍)的闲适生活,以及他淡泊名利、远离是非的心态。
首联“解印归来草结庵,逢人便欲口三缄”写他辞去官职后,在草庵中隐居,遇到人也不想多说话(“口三缄”指闭口不言)。这表现了他厌倦官场纷扰,想要清净度日的心情。
颔联“鬓将半秃宁忘世,骨未全消尚畏谗”进一步说明他的状态:头发都快掉光了,本该忘记世俗烦恼,但身体还没完全垮掉,所以仍然害怕别人的谗言。这说明他虽然归隐,但对官场的险恶仍有阴影。
颈联“别墅贮春常载酒,晴湖泛月不张帆”描绘了他隐居生活的惬意:在别墅里享受春光,常常带着酒出游;在晴朗的湖上泛舟赏月,连船帆都懒得张。这两句画面感很强,展现了他悠闲自得的生活。
尾联“年时种得梅千树,要看花开雪满岩”是最美的部分:他多年前种下千棵梅树,现在终于可以欣赏梅花盛开、白雪覆盖山岩的景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期待,也象征着他高洁的品格——像梅花一样傲雪绽放。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官场的复杂和隐居的闲适,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以梅花作结,既写实又寓意深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
李应祯
李应祯(1431—1493)明代官员、书法家。初名甡,字应祯,以字行,更字贞伯,号范庵。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景泰四年举人,选授中书舍人,迁南兵部郎中,以南京太仆少卿致仕,人称李少卿。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