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庞生吹箫
寒星点点秋云薄,白日离离映寥廓。
哀商怨徵动高堂,想见梧桐满城落。
青年白晢吹者谁,庞子风流妙音乐。
自从五月来长安,久别吴湘旧江阁。
吴湘江上曾一吹,江水江烟青漠漠。
孤舟嫠妇不得眠,四顾长风起萧索。
红尘向来听者稀,凤喉龙呴如扃钥。
秋来见月苦思归,不觉悲凉指间作。
此曲本自仙家传,掠舟曾送西飞鹤。
灯昏夜静初听时,小雨先来洗城郭。
明朝却上东坡船,此地忆君成寂寞。
纵有新声何处听,芦花月暗枫桥泊。
哀商怨徵动高堂,想见梧桐满城落。
青年白晢吹者谁,庞子风流妙音乐。
自从五月来长安,久别吴湘旧江阁。
吴湘江上曾一吹,江水江烟青漠漠。
孤舟嫠妇不得眠,四顾长风起萧索。
红尘向来听者稀,凤喉龙呴如扃钥。
秋来见月苦思归,不觉悲凉指间作。
此曲本自仙家传,掠舟曾送西飞鹤。
灯昏夜静初听时,小雨先来洗城郭。
明朝却上东坡船,此地忆君成寂寞。
纵有新声何处听,芦花月暗枫桥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叫庞生的年轻人在秋天吹箫的场景,以及音乐带给人们的感受。
开头用"寒星""秋云"营造出清冷的秋夜氛围,白日的光线映照着广阔天空。当哀伤的箫声响起时,仿佛让人看到满城梧桐叶飘落的景象。吹箫的庞生皮肤白皙,风度翩翩,精通音乐。
诗人回忆庞生五月来到长安前,曾在吴湘江边吹奏。那时的江面烟雾朦胧,箫声让孤舟上的寡妇难以入眠,四周风声萧瑟。但在喧嚣的尘世中,能欣赏这种高雅音乐的人很少,就像珍贵的凤鸣龙吟被锁住无人知晓。
秋天见月让庞生思乡心切,指间的箫声不自觉流露出悲凉。这曲子据说是仙人所传,曾为西飞的仙鹤伴奏。当夜深人静初次聆听时,连小雨都像是来为城市洗尘。
最后诗人想象明天自己将乘船离去,会因想念庞生而感到寂寞。即使有新创作的曲子,又能在哪里听到呢?只能在月暗枫桥、芦花摇曳的岸边独自回味了。
全诗通过箫声串联起现实与回忆,展现了音乐穿越时空的感染力,以及知音难觅的惆怅。诗人用"梧桐落""孤舟嫠妇"等意象,将无形的音乐转化为可见的画面,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箫声的凄美动人。
王弼
(?—1393)明初凤阳定远人,后徙临淮。善用双刀,号双刀王,有胆略。初结乡里,依山树栅自守。后归朱元璋,从破陈友谅、张士诚。洪武三年累功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一年从沐英西征,封定远侯。后从傅友德取云南,随蓝玉出塞,战功皆著。二十六年召还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