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题黄仲则悔存词后即用集中韵
我醉悲歌放。哭青枫、猿啼昌谷,秋坟相望。愁共落红流到海,海水将愁比量。
但孤燕、归来惆怅。明月江南清绝地,算梅花、合殉诗人葬。
香不死,夜魂荡。
半生意气淩霄上。赋金荃,少存壮悔,几多情况。碧血千年终化土,留得狂名无恙。
怆风雨、当时门巷。紫府而今听按曲,碎珊瑚、十丈云罗帐。
吹竹裂,七星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读黄仲则(清代诗人)的词集后有感而发,用黄仲则原作的韵脚写下的。全词充满悲凉豪放的色彩,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开头到"夜魂荡")写的是诗人借酒消愁的悲怆画面。开篇"我醉悲歌放"像电影特写,一个醉酒狂歌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他用"哭青枫""秋坟"这些萧瑟的意象,把愁绪比作随落花飘到海里的流水,连海水都装不下他的愁。最动人的是"梅花殉葬"的想象——说江南的明月梅花这样清雅的事物,都该为诗人陪葬,让梅香永远在夜色中飘荡。
中片("半生意气"到"当时门巷")转入对黄仲则一生的评价。说他年轻时意气风发,写的词像唐代温庭筠《金荃集》那样华美,但壮年后只剩悔恨。"碧血化土"用苌弘化碧的典故,说再炽热的忠诚终会归于尘土,唯有狂放的名声能穿越时间。这里"风雨门巷"的描写特别有画面感,让人看到当年落魄文人在风雨中走过的巷弄。
下片("紫府而今"到结尾)转向奇幻的想象。说现在诗人在天宫(紫府)听曲,音乐震碎了珊瑚装饰的云罗帐,吹裂了竹笛,连北斗七星都为之震动。这个结尾把全词的悲怆升华成震撼天地的艺术力量,就像贝多芬交响曲的终章,在极致宣泄中获得解脱。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三种情绪的纠缠:对天才陨落的痛惜(如哭秋坟)、对艺术永恒的信念(如香不死)、对生命激情的礼赞(如碎珊瑚)。作者用酒、血、梅、星这些浓烈的意象,把读书后的感动转化成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