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笳十八拍

有手当为李娘手,有足当为窦媛足。
胡为奔逐乱离秋,一死不能罹耻辱。
胡人慈母汉人妻,传得胡笳十八曲。
吾读胡笳情最悲,何如卫妇柏舟诗。
多才未贵节为贵,勿羡中郎有女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女性的命运,表达了对坚守节操的赞美和对乱世中不幸女性的同情。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说理:有手就该像李娘(东汉烈女)那样宁死不屈,有脚就该像窦媛(西晋节妇)那样坚守贞洁。可为什么总有人在战乱中四处逃命,连以死保全名节都做不到呢?这里用反问语气批判了苟且偷生者。

中间四句转入对蔡文姬的感叹:她既是匈奴人的母亲(被迫嫁给左贤王生子),又是汉人的妻子(后归汉改嫁),人生充满矛盾。那首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就是她痛苦心声的写照。诗人读后深感悲哀,认为这种被迫妥协的遭遇,远不如《诗经》里那位丈夫早逝却誓不改嫁的卫妇(《柏舟》主人公)来得高尚。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才华再多也不如气节珍贵,不要羡慕蔡邕(中郎)有个才女女儿(蔡文姬),而要看重品德的坚守。全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在战乱背景下强调了精神操守比生命更重要的价值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