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得柔坚居士涞水书

遗我双鱼,正去国兰成,吟罢愁赋。
梦掷江流,犹记绿波南浦。
凭仗旧日河阳,早郑重、万花深护。
恨杜鹃、不劝春住,云揽一天残絮。
绿杨生是灵和树。
怨东风、玉关归误。
湘波纵远骚心近,春尽留芳杜。
梅熟乍暖乍寒,念万里、销魂羁旅。
盼片帆稳卸,西塞下,歌渔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收到远方友人书信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对归乡的渴望。

上片以"收到书信"展开: 1. 开篇用"双鱼"(古代信函代称)点题,说自己像南北朝诗人庾信(兰成)一样漂泊在外,刚写完忧愁的诗就收到信。 2. "梦掷江流"二句回忆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记得当年在南浦(送别之地)的绿波畔相送。 3. 接着用"河阳"典故(晋代潘岳任河阳令时遍种桃花),暗喻友人现在生活在繁花似锦的好地方。 4. 最后以杜鹃啼春、飞絮漫天的暮春景象,表达留不住美好时光的遗憾。

下片转入抒情: 1. 以"灵和树"(南朝名柳)自比,埋怨东风误了玉门关外的归人,暗示自己羁旅难归。 2. 虽然身处湘水之远,但像屈原一样保持着高洁情操,在春末仍坚守着"芳杜"(香草,喻品格)。 3. "梅熟"句写江南黄梅雨季的闷热天气,更添万里漂泊的愁绪。 4. 结尾突发奇想,盼望能乘一叶扁舟,像唐代张志和那样在西塞山下悠闲打渔,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词特色: - 巧妙化用庾信、潘岳、屈原等古人典故,把个人愁思与历史文人的遭遇相联系 - 景物描写(落花、飞絮、梅雨)与情感起伏紧密配合 - 结尾的渔父意象突然跳脱,在沉重中展现一丝超脱的亮色

本质上是通过一封来信,写尽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和对精神归宿的追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