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受(一作聪)誓诫贻太庙裴丞

皇家有恒宪,斋祭崇明祀。
严车伊洛间,受誓文昌里。
沈沈云阁见,稍稍城乌起。
曙色照衣冠,虚庭鸣剑履。
裴回念私觌,怅望临清汜。
点翰欲何言,相思从此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严的皇家祭祀活动,以及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开头四句交代背景:皇家有固定的祭祀制度,这次在洛阳附近举行隆重的斋戒仪式。文昌里是举行受戒仪式的地点,说明活动非常正式。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清晨祭祀场景:高耸的云阁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城头的乌鸦渐渐飞起。晨光照亮官员们的衣冠,空旷的庭院里传来佩剑和鞋履的声响。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祭祀的肃穆氛围。

最后四句转向诗人内心活动:他在仪式现场徘徊,想起私下见面的约定,望着清澈的河水出神。提笔想写点什么,却发现思念之情就此涌上心头。这里巧妙地从宏大场景转入个人情感,让庄严的祭祀活动多了人情味。

全诗最精彩的是动静结合的写法:庄严的祭祀是"静",乌鸦飞起、佩剑声响是"动";外在仪式是"静",内心思念是"动"。这种对比让诗歌既有仪式感,又不失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大事与个人情感的双重关注。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