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用前韵再题玉池道人画梅
玉池仙馆,蓦空明幻出,白梅花国。
老树横斜霜骨劲,如铁苔枝交戟。
何逊风流,林逋眷属,无鹤曾何惜。
扬州一夜,二分明月添色。
梦被翠羽呼回,淡灯凝定,忽学僧枯寂。
一种曼陀香亦妙,捉麈夜谈清极。
泼墨生云,散花如雨,嘱客休拈笛。
笑披娟素,砚冰铿然应击。
老树横斜霜骨劲,如铁苔枝交戟。
何逊风流,林逋眷属,无鹤曾何惜。
扬州一夜,二分明月添色。
梦被翠羽呼回,淡灯凝定,忽学僧枯寂。
一种曼陀香亦妙,捉麈夜谈清极。
泼墨生云,散花如雨,嘱客休拈笛。
笑披娟素,砚冰铿然应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梅花盛开的梦幻画卷,充满了文人雅趣和禅意。
上片开篇就营造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玉池仙馆中突然浮现出一片皎洁的梅花世界。老梅树苍劲的枝干像铁一样坚硬,苔藓覆盖的枝条交错如戟,展现出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这里用何逊(南朝爱梅诗人)和林逋("梅妻鹤子"的隐士)的典故,说明画中梅花继承了文人雅士钟爱的风骨。最后以"扬州明月"的典故,暗示这幅画让月色都为之增色。
下片转入观画时的奇妙体验。梦中被鸟鸣惊醒,在灯下凝神赏画时,突然体会到僧人般的宁静。画中梅花散发着曼陀罗般的幽香,让人想执麈尾(古代清谈工具)与画中梅彻夜清谈。画家用泼墨技法使画面云气缭绕,落花如雨,美得让人不敢吹笛惊扰。结尾处笑着展开画绢时,砚台里的冰(或指墨)发出清脆声响,仿佛在与画作共鸣。
全词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既生动再现了画中梅花的形神,又传递出观画时物我两忘的禅意。画家用墨的挥洒与文人赏画的雅致相互映衬,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中"诗画一体"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