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病起问梅依白石四声

腊缠惬色,正倚风漫听,谁家幽笛?
病起缀文,那抹新晴遣谁摘?
言道缘心未偶,应又是,他山援笔。
莫复说、叶下春声,轻浅薄如席。
香国,麝墨寂。
更浸与玉尘,瘦蕾忧积。
露花慢泣,聊作常谈懒相忆。
惟对陈年远事,都馈答、江潭琳碧。
剩瓣瓣、追顾影,水云料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病好后去看梅花时的复杂心情,像一篇用梅花当"树洞"倾诉的日记。

上片(前半部分)从腊月风景切入。开头说腊月景色让人舒服,作者靠在风中听不知谁家飘来的笛声。病刚好就写文章,看见晴天想摘点什么(可能是想摘梅花),却不知该让谁帮忙。这里用"那抹新晴遣谁摘"把阳光写得像能摘下来的花,很妙。接着自言自语说:大概因为心里空落落的,又忍不住拿起笔写诗了。最后用"叶下春声薄如席"形容初春气息微弱得像草席那么薄,把看不见的"春意"写得能摸得着。

下片(后半部分)聚焦梅花。先写梅花的世界很安静,墨香都凝固了。说梅花沾着雪(玉尘),但花苞因为忧愁太多显得瘦弱。这里把梅花拟人化,说花上的露水像在哭,但作者懒得回忆伤心事。笔锋一转,说只愿把往事说给江水听,看它会不会变绿(琳碧)。最后看着飘落的花瓣,猜它们追着影子飘进云水间,有种"让往事随风去吧"的洒脱。

全词最厉害的是三层"障眼法":表面咏梅,实际写病后心境,更深层是写人生感悟。把"病初愈看梅"这件小事,写出了"与往事和解"的哲学味道。用雪中瘦梅比喻自己,露水比眼泪,但又不沉溺悲伤,最后用花瓣随水流走暗示放下,情感起伏自然又有余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