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郎中桃溪归隐图 其五

果肯归来学隐沦,闲中别有一乾坤。
可人碧草自春意,入调朱弦醒醉魂。
花满春风看锦浪,水明凉月话黄昏。
此中意趣知多少,莫对簪缨取次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放弃官场生活、回归田园隐居的理想画面,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自由与诗意。

前两句说:如果你真的愿意回来隐居,在这悠闲的生活里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别有一乾坤"用夸张手法,强调隐居生活与官场完全不同,充满新鲜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隐居生活的美好:碧绿的春草让人心情愉悦,弹琴的音乐能唤醒沉醉的灵魂。春风中欣赏如锦缎般的花海,月光下在清澈的水边聊天到黄昏。诗人通过"看花""弹琴""赏月"这些典型意象,把隐居生活写得像画一样美。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这种生活的乐趣难以言传,那些戴着官帽的权贵们根本不会懂。"簪缨"代指当官的人,"取次论"意思是随便谈论,暗含对那些不懂隐居之乐的人的轻微嘲讽。

全诗用对比手法,将隐居生活的自然之美、心灵自由与官场束缚形成鲜明对比。语言清新明快,像"碧草春意""花满春风"等描写充满画面感,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