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yú)关。
榆关: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的军事防区概念,南至海、北至山,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汉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的重要的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注释
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的军事防区概念,南至海、北至山,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汉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的重要的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本诗作者是唐人,所用地名也是唐代的。漠北历史上是匈奴、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把榆关搬到漠北的发明家是现代某粉。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以武钢车合围单于,从此漠南无王庭的一战。
结合史记的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卫将军骠骑列传》 )
事件:“大将军出战” 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环境:“白日暗榆关”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战法:“三面黄金甲” 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起时反击。
战果:“单于破胆还” 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用极其简练的文字勾勒出大将军的威武形象和敌军的溃败。
前两句"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就像电影开场:大将军率军出征时气势太强,连太阳都被遮住了光芒("白日暗"是夸张手法),整个边关战场都笼罩在肃杀气氛中。这里用天色变化侧面烘托军队的威势。
后两句"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是战况特写:我军穿着金色铠甲的战士从三面包围(说明战术高明),直接把敌军首领(单于)吓得胆都破了(夸张说法),狼狈逃窜。一个"破胆"用得特别生动,既写出敌军恐惧,又反衬大将军的震慑力。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战争大片:短短20个字里,有光影特效(白日暗)、有金属质感(黄金甲)、有心理描写(破胆),最后定格在敌人逃跑的背影。最妙的是全诗没写具体厮杀,但通过环境烘托和结果描写,让读者自己脑补出激烈的战场,这种留白手法特别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