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 荷花

环佩临风,楼台写影,咫尺璇源路近。
秋色共、湖光无际,疏香背、冷雨暗引。
记年年、翠陌笼鞭,是几度、神往菰芦深隐。
算冷眼云山,忘机鸥鹭,省识吟边幽恨。
忽漫飞尘惊掠鬓。
怕水佩风襟,旧情难问。
芳时换、哀蝉曲破,花梦短、野鸳睡稳。
袅空烟、复道垂杨,望太乙仙舟,归期难准。
剩泣露敧槃,飘零铅泪,悄共铜仙偷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金明池·荷花》以荷花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

上片开篇用"环佩临风"形容荷花摇曳的姿态,像佩戴玉饰的美人在风中款款而行。"楼台写影"描绘荷花倒映水中的画面,营造出朦胧的美感。随后通过"秋色""湖光""冷雨"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冷开阔的秋日荷塘图。诗人回忆往年策马赏荷的情景,用"神往菰芦深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忘机鸥鹭"暗喻自己渴望像鸥鸟一样忘却世俗烦恼。

下片情感转向深沉。"飞尘惊掠鬓"暗示时光飞逝,带出对往昔的追忆。"水佩风襟"代指荷花,也暗喻旧日情怀。接着用"哀蝉曲破"象征美好时光的终结,"野鸳睡稳"反衬自己的孤寂。望向垂杨深处的太乙仙舟(传说中仙人乘坐的船),却知归期渺茫。结尾处"泣露敧槃"的荷花、"飘零铅泪"的铜仙(传说中会流泪的铜像),都在无声诉说着诗人难以排解的哀愁。

全词以荷花起兴,实则抒发人生感慨。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生际遇巧妙融合,在清丽的画面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审美情趣。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