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荣绪联

生为循吏,殁必有可传,亟宜纪载;
少与齐名,老不复相兄,是用痛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对联是哀悼逝者杨荣绪的作品,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敬重和痛惜。

上联"生为循吏,殁必有可传"是说杨荣绪生前是个遵纪守法、勤政爱民的好官,这样的官员去世后一定会有值得传颂的事迹,应该尽快记录下来。"循吏"指奉公守法的官员,"亟宜纪载"强调要赶紧记载他的事迹。

下联"少与齐名,老不复相兄"回忆作者与逝者年轻时齐名并称,如今年老却不能再以兄弟相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是用痛伤"直接点明内心的悲痛。

全联通过对比生前的政绩与死后的哀荣,以及年轻时并肩与老年阴阳两隔的对比,既赞扬了逝者的品德政绩,又抒发了真挚的哀思。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体现了中国传统挽联既重事实又重情感的特点。

陈澧

陈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于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著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声律通考》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