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蚀

蚀弦岂不易,望日减清辉。
始知满招损,天且弗能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月亮的变化讲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凡事太满反而不好,连老天爷都逃不过这个规律。

前两句用月亮打比方:月亮从弯变圆很容易(蚀弦岂不易),但一到最圆的时候(望日)就开始慢慢缺了(减清辉)。就像生活中,事情发展到顶峰时往往就要开始走下坡路。

后两句点明主旨:这才明白"太满就会受损"的道理(始知满招损),连天上的月亮都躲不开这个规律(天且弗能违)。诗人用月亮这个自然现象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留有余地,追求完美反而容易招致损失。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哲理藏在常见的月相变化里,用"老天爷都这样"的说法让道理更有说服力。就像我们现在说的"月满则亏",提醒人们成功时也要保持谦虚,顺境中要看到危机。

吕坤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等,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现在宁陵有吕坤篆盖于慎行的墓志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