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吴师

痛哭无声泪已乾,死生不复见师颜。
乱时战地多壮志,盛世华街有奇冤。
千里同归江水冷,百年共穴雨花寒。
感恩知遇平生少,愿掷头颅斥暴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哭吴师》是一位学生对逝去恩师的深情悼念,字里行间充满悲痛与敬仰。全诗通过几个层次展现了复杂的情感:

1. 开篇的悲痛 "痛哭无声泪已乾"用夸张手法写极致的悲伤——哭到没声音、眼泪流干,强调师徒情谊之深。"死生不复见"直接点明生死永隔的残酷现实。

2. 对比中的控诉 三四句形成强烈反差:老师生前在战乱中英勇报国("乱时战地多壮志"),却在太平年代蒙受冤屈("盛世华街有奇冤")。"奇冤"二字暗含对不公社会的愤怒。

3. 生死相随的誓言 "千里同归""百年共穴"用江水、寒雨营造悲凉氛围,同时表明学生愿与老师灵魂同在的决心。雨花台(南京著名烈士陵园)的意象暗示老师可能是为正义牺牲。

4. 结尾的刚烈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前半生难得遇到恩师("感恩知遇平生少"),后半生愿继承遗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掷头颅斥暴蛮"),展现刚烈血性。

全诗魅力在于将私人情感与社会批判结合:既是个人悼亡,又通过老师"壮志"与"奇冤"的命运,折射时代悲剧。语言直白有力,如"掷头颅"的决绝,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学生对恩师的崇敬和对抗不公的勇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