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寄友人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

柳引青烟,花倾红雨,老来怕见清明。欲行还住,天气弄阴晴。是处吹箫巷陌,衫襟渍、春酒如饧。溪桥畔,涓涓流水,鸡犬静柴荆。高城。天共远,山遮望断,草唤愁生。等五湖烟景,今有谁争。凄断湘灵鼓瑟,写不尽、楚客多情。空惆怅,春闺梦短,斜月晓闻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老人在清明时节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春光易逝的感伤,也有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上片写清明时节的景象:柳条像青烟般柔软,落花如红雨纷飞。但老人却害怕看到这样的美景,因为这会提醒他时光流逝。天气忽晴忽阴,就像他犹豫不决的心情——想出门走走又停下脚步。街巷里传来箫声,衣服上沾着甜酒,溪水静静流淌,村落安宁,这些日常景象反而让他更觉孤独。

下片转向抒情:站在高城远望,青山挡住了视线,青草唤起愁绪。他想到五湖(指隐居之地)的美景,如今还有谁在欣赏呢?湘灵鼓瑟的典故,表达了他像屈原一样的忧思。最后以"春闺梦短,斜月闻莺"作结,用女子短暂的春梦和黎明莺啼,暗示人生短暂、相聚不易的惆怅。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老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友人的思念、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融入清明时节的特殊氛围中,语言优美而情感深沉。

吴激

吴激(1090~1142)宋、金时期的作家、书画家。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所作词风格清婉,多家园故国之思,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并被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

0